赵明福民主促进会与明福家属不满首相安华多次拒见(他们),而决定在即将来临的元宵节(即阳历2月24日)上午11时正,到行动党的半山芭总部,向陆兆福拜年和探问关于明福命案调查的进展。人民之友工委会2024年2月5日(星期一)发表《5点声明》,表达我们对赵明福冤死不能昭雪事件的严正立场和明确态度。

Hindraf.png

人民之友工委会针对第15届全国大选投票提出 5项建议 和 两个选择

人民之友恭祝各界2024新年进步、万事如意!在新的一年里,坚持抗拒种族霸权统治! 阻止巫统恶霸卷土重来!

[人民之友20周年(2001-2021)纪念,发表对国内政治局势的看法] 坚持抗拒种族霸权统治! 阻止巫统恶霸卷土重来!

Stop%2BRestoration%2Bof%2BMahathirism.png

人民之友工委会即将在2020年9月9日发表文章,对“喜来登”政变发生后的我国政治局势,提出具体意见,供全国致力于真正民主改革的各民族、各阶层人士参考,并愿意与同道们交流、共勉!

Stop%2BRestoration%2Bof%2BMahathirism.png

Sahabat Rakyat akan mengemukakan pendapat khusus mengenai situasi politik di negara kita selepas "Rampasan kuasa Sheraton" pada 9 September 2020 untuk tatapan rakan semua bangsa dan semua strata yang komited terhadap reformasi demokratik tulen negara kita. Kami bersedia bertukar pendapat dan saling belajar dengan semua rakan-rakan sehaluan.

Stop%2BRestoration%2Bof%2BMahathirism.png

Bersatu padu, mempertahankan reformasi demokrasi tulen, buangkan khayalan, menghalang pemulihan Mahathirism.

 photo mahathir_PRU14_1.png

人民之友18周年(2001—2019)纪念,举办一场邀请4名专人演讲的政治论坛和自由餐会,希望通过此论坛激发更多的民主党团领导、学者、各阶层人士,共同为我国民主改革运动做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

 photo the-new-phase-of-democratic-reform-reject-state-islamization.jpg

马来西亚民主改革的新阶段马来西亚民主改革的新阶段 / The New Phase of Democratic Reform in Malaysia / Fasa Baru Reformasi Demokratik di Malaysia

 photo Banner_WorkReport2016.jpg

人民之友为庆祝15周年(2001—2016)纪念,在2016年9月上旬发表了最近5年(2011—2016)工作报告(华、巫、英3种语文),并在9月25日在新山举办一场主题为“认清斗争敌友,埋葬巫统霸权”的论坛。

509.png

人民之友根据2017年9月24日发表的《人民之友 对我国第14届大选意见书 》的内容与精神以及半年来国内和国外的政治形势,对5月9日投票提出具体意见,供全国选民参考。

Wednesday 28 February 2018

西方政客不支持“一带一路” 但银行家们争先恐后要融资

西方政客不支持"一带一路"
但银行家们争先恐后要融资

作者 / 来源:周远方 /《观察者网》


【编译/观察者网 周远方(左图)】西方政客还在指指点点,银行家们已向“一带一路”跑步前进。 

英国《金融时报》2月26日刊出作者马丁·阿诺德(Martin Arnold,ETF证券公司的高级研究分析师)的文章称,尽管西方政治领袖仍然拒绝支持“一带一路”倡议,但囊括了65个沿线国家的“新丝绸之路”贸易走廊显然很有吸引力,英国和美国的大银行正为中国抛出的的投资机会一拥而上。 

中国已承诺向中亚、东南亚、中东、非洲和欧洲的贸易和基础设施项目上投入数千亿美元,这让花旗银行(CitiBank)、汇丰银行(HSBC)和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等老牌西方大银行对这些地区的业务产生了浓厚兴趣。 

渣打银行首席执行官比尔•温特斯(Bill Winters)表示,“(机会)是巨大的——如果这一切真的发生,就会吸引大量的私人投资跟进,我们的工作就是把来自不同方面的资源整合到一起,因为一些当地的融资也是必须的。”

这些银行巨头们已召开了关于“一带一路”的会议,纷纷任命最资深的银行家为他们在“一带一路”中争取有利位置,还成立了专门委员会来协调各家银行的行为和利益。他们表示,这些努力正在取得成果,并列出了已经达成的数十项与“一带一路”有关的融资交易。

渣打银行CEO比尔·温特斯(彭博社图)

花旗集团亚太区企业银行业务主管格里•基夫(Gerry Keefe)表示,“我们的跨国客户——无论他们来自美国还是在亚洲——都把‘一带一路’视为一个扩大业务规模和范围的机遇。”

当然,尽管西方银行家们热情高涨,他们还是对“一带一路”能否立即带来大量收益心存疑虑。

西方政府对“一带一路”的立场与这些大型银行形成了矛盾。英国首相特蕾莎•梅(Theresa May)在上月访华期间,拒绝签署两国关于“一带一路”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中国列为“战略竞争对手”,因此美国也持怀疑态度。

“一带一路”的模糊性也招致了怀疑,一位西方银行家表示,“这是相当宽泛的,根据中国政府所发布的内容,‘一带一路’覆盖了半个地球。这只是中国对外宣传政策的一部分,我不认识任何一个‘一带一路’的银行家,我甚至不知道他们是什么。”

不少西方银行高管表示,他们把大型国有基础设施项目留给本地银行和金融机构,而把重点放在辅助性业务上,比如向跨国公司提供外汇、贸易融资、利率互换或现金管理等等。

花旗集团为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和北京天然气集团(Beijing Gas)发行了大量债券,为它们参与的“一带一路”项目融资。花旗还获得了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的现金管理业务和外汇对冲合约。

渣打银行将在27日公布年度业绩时,着重强调该集团在“一带一路”项目中的强势地位,因为这是该集团实现收入增长目标和10%以上的股本回报率的关键环节。渣打银行列出了过去四年中与“一带一路”相关的20笔融资交易。其中包括在中国担保下,为赞比亚的一家发电厂提供5.15亿美元的项目融资;为一家中企建设孟加拉国发电厂提供2亿美元项目贷款;在中国承保下为斯里兰卡天然气港建设提供4200万美元出口信贷服务。

渣打银行大中华区和亚洲北部业务主管本•洪(Ben Hung)表示,投资者需要耐心等待。他说,“你必须拥有10年到20年时间跨度的视野——事情不会在一两年内发生。”

他说,“人们以往过于关注是否能够直接得到整个项目融资业务,但现实中的很多事情需要一步一步来,担保、外汇、托管账户等等业务同样对中国参与者非常重要。”

Monday 26 February 2018

日薪18新元,还被拖欠工资, 新加坡海外劳工挣钱难

日薪18新元, 还被拖欠工资,
新加坡海外劳工挣钱难

作者 / 来源:唐莎莎 / 《观察者网》(中国)

以上图片取自网络,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以下图片为刊载于《观察者网》的原文的全部插图。

【文/观察者网 唐莎莎】建筑工人萨达尔专门从孟加拉国到新加坡打工挣钱,一开始被承诺每月1600新元(约人民币7700元),最后到手的工资却是每天18新元(约人民币86元),其雇主甚至8个月不肯付全薪资。 

这样的情形,在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新加坡却屡见不鲜。据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5日报道,虽然新加坡拥有着良好的劳工环境,来自孟加拉国、印度、缅甸和中国的海外劳工却在为讨薪而挣扎着。


CNN报道截图 

工资不仅未达预期,还被拖欠

“我们经常看到的是,雇主会在拖欠好几个月之后才将劳工的薪酬全部付清。还有工人根本没有收到全部薪资,大多数情况下都会被克扣工资。” 新加坡非政府机构“客工亦重”(Transient Workers Count Too, 简称TWC2)的工作人员塔玛拉·菲林格尔表示,只有当劳工真正意识到“雇主并不会兑现诺言”的时候,他们才会放弃,进而向有关部门寻求帮助。 

根据新加坡人力资源部的统计,该国人口共560万,外国劳工人数接近137.5万人,其中大多数为低技能劳工,占到近98万人。 此外,像萨达尔一样的建筑工人约30万人。

图自CNN

然而,这些被高薪吸引而来的海外劳工,却不得不面对收入低、被拖欠工资这样的现实。数据显示,在2016年,新加坡人力资源部收到9000份针对工资的索赔,不仅包括海外劳工,还有当地工人,其中95%通过仲裁或劳动法庭解决。过去3年,有158名雇主因不支付工资被起诉并定罪。

更严重的是,这些统计并不能完全反映现实情况。

当地另一家非政府组织“情义之家”(Humanitarian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 Economics,简称HOME)的工作人员吴杰文(音译)表示,统计数据低于实际情况。因为新加坡当局为了打造良好劳工环境的形象,更愿意在薪资问题上采取安抚性政策。

劳工的无奈:更换雇主代价太高

“理想破灭”的萨达尔与2名同伴去年9月向新加坡人力资源部投诉,但对于大多数工人而言,这样的决定过于艰难。

萨达尔在非政府组织“客工亦重”进行咨询(CNN报道截图)

一方面,雇主对这些工人拥有着“生杀大权”,根据新加坡法律,雇主能够随时剥夺海外劳工的劳动许可证。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去年,新加坡就业总人数出现了14年来首次萎缩,主要原因就是外籍劳工人数的萎缩。外籍员工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建筑业和海事业的劳工许可证持有者的减少。

图自《联合早报》

另一方面,HOME的数据显示,许多海外劳工为到新加坡打工支付了3000到1.5万新元的劳务中介费。部分人为缴纳这笔费用,不惜卖地、卖珠宝、向亲属借债,向银行贷款。因此,大多数海外劳工抱着“少拿总比没有好”的心态,宁愿顶着巨大压力继续工作,也不愿投诉雇主。

虽然新加坡政府允许正在申诉维权的劳工继续留置,但没有收入要如何在异国他乡继续生活?而且,更换雇主也并非轻而易举,丢掉工作后的劳工身无分文,为了找到新工作还得支付高昂的中介费。据统计,2017年上半年有600名海外劳工申请更换雇主,但只有一半的人如愿以偿。

新加坡的建筑工人(CNN报道截图)

Saturday 24 February 2018

美国社会分化和撕裂的深层根源

美国社会分化和撕裂的深层根源

作者/来源: 罗会德 /《察网》(中国)

“在美国,围绕价值观展开的核心讨论还有那些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问题,譬如妇女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等,但同时也关心人际关系的结构和性质。与文化冲突相伴随的是各种社会运动此起彼伏,这些运动反映出美国社会世风日下,而且破坏了传统的家庭价值,因为他们提倡每个人应该通过“我行我素”的行为哲学去寻找个人的生活满足。从上述争论可以看出,当代美国的社会面貌和政治文化之间似乎开始被划分开来。人们对一些问题越来越难以达成共识,虽然这些争论未必能够影响政治决策,却从一个方面反映了社会的离心倾向在加剧。”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70多年,无论从哪方面来衡量,美国都称得上是世界支配性大国。正因为如此,20世纪相应地带有“美国世纪”的特征。然而在过去的10多年里,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正走向低潮,其社会的分裂与动荡程度也在不断加剧,裂痕愈来愈难以弥合,成为很多美国人心中一道挥之不去的阴影。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美国社会的分化和撕裂呢?

原因一:政党政治异化

1.政党政治异化。西方民主理论认为,只有经过激烈的竞争性选举,通过政党间的政策辩论与民意选择,才能选出比较好的执政党和领导人。但在实际运转中,政党被选票和金钱绑架,政党政治发生异化,其结构性弊端越来越明显。美国的政治问题就是西方民主理论的产物,也是导致国内其他问题长期存在的深层根源。

美国党派很多,但真正能通过竞选成为总统的只有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候选人。它们轮流执政,矫正着美国的内外政策,维护着美国的国家利益。这是就整体而言的。具体来说,情况就不完全是这样了。由于利益集团众多,诉求多样,在不少时候一些提案并不明显代表某个党派的根本主张,而只反映了某些集团的诉求,但如果该议案被卷入党派之争,那法案的通过就会变得困难重重。此外,近20年由于“两党分治”现象愈来愈频繁出现,比如民主党的总统不得不与共和党的国会相处,后者常常利用拨款问题,使政府工作处于瘫痪状态。美国两党关系日益糟糕,似乎两党的目的只是击败对手,而不是领导整个国家。主流政党极端化,极端政党主流化,使美国社会陷入了风雨飘摇之中。
1972年以前,超过七成美国人要么认同民主党,要么认同共和党。此后,对两党都不认同的“独立人士”越来越多。2009年,这一比重已占美国民众的45%左右。但现实是,“独立人士”无法形成一个政党。在美国“赢者通吃”的选举制度下,第三党候选人或独立候选人当选的机会微乎其微。所以,无论独立选民怎么做都意味着美国近一半的民众无法用选票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如今,美国两党的政治纲领与大众关切越来越脱节,民众对政府的不满与日俱增,其参与政治运作的方式也从温和变得激烈,“占领华尔街”运动就是明显的例子。

原因二:种族矛盾加剧

2.种族矛盾加剧。从近年发生的弗格森事件、巴尔的摩骚乱、明尼苏达枪击案,以及由此引发的全国抗议浪潮和骚乱来看,种族矛盾仍在深深困扰着美国社会。

美国社会对黑人和少数族裔的歧视根深蒂固。尽管美国早在19世纪60年代就已宣布废除黑人奴隶制,然而,直到今天,美国黑人在人权的许多方面仍然受到严重侵害。在政治上,2000多万黑人始终是美国的二等公民,在最能体现参政权利的选举权享有方面,黑人仍受到种种限制;在经济上,黑人不能享受与白人同等的劳动权利,受雇率不及白人的1/3。此外,黑人在人身权利上也缺乏保障,遭白人或白人警察殴打甚至枪杀的事件时有发生。其实,种族歧视不仅反映在白人和黑人之间,它还扩大到其他有色人种中间。在2010年,亚裔美国人占了美国总人口的4.7%,但是亚裔要得到社会认可非常困难,在社交上依然常常与别的美国人相隔离或被排斥。随着少数族裔在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近年来,美国宣扬种族主义的组织数量激增。根据南方贫困与法律中心的统计,在美国,包括白人至上主义群体组织在内的不同仇恨组织有900多个,其中就有130多个三K党组织,200多个新纳粹和白人种族主义者组织,还有近200个黑人分离主义组织。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和偏见由此可见一斑。

刑事司法体制对黑人和少数族裔的歧视难以克服。蒙住眼睛手持天平的正义女神形象代表着美国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想。但在事实上,美国的法律体系是有缺陷的,因为它是由人来执行的,而他们的偏见也反映了整个社会的偏见。扮演这一制度看门人的警察,决定被告命运的陪审团和判罪量刑的法官都试图做到尽量客观,但如许多研究所示,主观因素影响着他们的行动。和其他社会机构一样,法律体系反映了占统治地位的中产阶级的价值取向,它极为典型地(并错误地)认为低收入少数民族群体的一个“特性”就是无视法律。黑人则成为当今美国社会的最大受害者。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生的美国黑人中间,有1/4进过监狱;而上述人群中没有完成高中教育者,进过监狱的比率更是高达7/10。美国刑事司法体制中的系统性种族歧视往往是通过众多参与者和众多事件的“合力”而起作用的,也许在任何一个单独的参与者那里都观察不到明显的主观意图,但是整个系统的潜规则却极其强大。

原因三:贫富差距拉大

3.贫富差距拉大。美国贫富差距在大萧条之后的几十年持续缩减,然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最富有的美国人与其他人之间的差距却在逐渐扩大。贫富差距拉大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阶层分化与对立,正进一步撕裂着美国社会。

参照美国官方对贫困的界定标准,2014年美国贫困人口达到了4670万,占总人口的15%,也就是说,每七人当中就有一人生活在贫困之中。其中,3/10是非洲裔和拉美裔美国人。对比其他国家,美国的贫困就显得更加明显和惊人。目前,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9个富有的工业国家中,美国的总贫困率是最高的;甚至在经合组织二十五国集团里,也只有墨西哥的贫困人口比例高于美国。美国贫困人口的比例大约是经合组织平均数的两倍。贫困的影响范围在美国比在其他国家更深、更持久。在过去三年持续贫困的经合组织国家中,美国贫困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同时,美国也是经合组织国家中“长期贫困人口”比重最高的国家,达14.5%。所以,不管美国个人成功的不朽神话如何,美国消除贫穷的可能性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富有的发达国家都更有限,而这正在引起越来越大的社会问题。

此外,进入本世纪以来,尤其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美国中产阶级人口持续萎缩。2000年至2014年,美国229个大都市区中有203个出现了中产阶级占总人口比例下降的情况。不仅如此,美国中产阶级的实际收入也在不断下降,许多人的生活水平大不如从前。皮尤研究中心的另一份报告指出,美国中产阶级拥有的财富比例大幅缩水,年收入占社会总收入的比例由1970年的62%下降至2014年的43%。在这种背景下,中产阶级慢慢失去“中产”的地位,堕入到“草根”的状态,不少人只能靠做一些体力工作养家糊口。中产阶级空心化,使得美国“橄榄形”的社会结构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原因四:价值观分歧严重

4.价值观分歧严重。“自由”“平等”“民主”是美国价值观的标签,因此也是凝聚美国人的精神旗帜。但是,当我们走进美国时,则会发现美国价值观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意识形态的神话,其内部分歧正在扩大,社会的离心倾向越来越明显。

这种价值观的分裂体现在对社会问题的认识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从诸多方面对美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引发了人们对安全和自由问题的争论。例如,2013年6月,“棱镜门”事件曝光后,人们围绕斯诺登行为的“正义与否”展开了激烈争论。调查显示,63%的美国人认为国家安全局的监听项目侵犯了个人隐私权,也有高达54%的民众认为应当对斯诺登提出犯罪起诉。这两种不同意见的背后恰恰反映了美国民众在价值观上的自相矛盾,是长期坚守的公民自由重要还是日趋严重的国家安全重要,许多人感到很迷茫。在美国,围绕价值观展开的核心讨论还有那些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问题,譬如妇女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等,但同时也关心人际关系的结构和性质。与文化冲突相伴随的是各种社会运动此起彼伏,这些运动反映出美国社会世风日下,而且破坏了传统的家庭价值,因为他们提倡每个人应该通过“我行我素”的行为哲学去寻找个人的生活满足。从上述争论可以看出,当代美国的社会面貌和政治文化之间似乎开始被划分开来。人们对一些问题越来越难以达成共识,虽然这些争论未必能够影响政治决策,却从一个方面反映了社会的离心倾向在加剧。#

“印太战略”将何去何从? 需要当事4国认真考虑

“印太战略”将何去何从?
需要当事4国认真考虑

 作者/来源:吴敏文/《中国青年报》《环球视野》

“印太战略”正式成为特朗普政府国安外交战略的一部分。

最近两个月,特朗普政府紧锣密鼓地推出三个重磅战略文件:《国家安全战略》《国防战略》和《核态势评估》报告。三个报告从整体国家安全、国防和核三个视角确立了美国的战略和政策,它们将对美国正在加紧实施的“印太战略”提供指导和支持。

2017年11月初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东亚之行,宣示“印太战略”成为美国新政府的亚太战略。美国实行“印太战略”的目标,即在印度洋-太平洋区域,采取包括政治(民主价值观)、外交(拉帮结派)、军事(军演、军售等)等综合手段,遏制中国的崛起,削弱中国影响力,以维持、确保和巩固美国的霸主地位。

在“印太战略”的美、日、印、澳核心四国中,美国是“盟主”,日、澳在美国亚太同盟体系中被称作“北锚”和“南锚”,而印度则是美、日正大力拉拢的对象。这一战略切合了一些区域国家对中国发展的焦虑和不适,从而引发了一系列反应。

美国:要联盟,也要利益

早在2007年,安倍就提出建立针对中国的美、日、印、澳“四国集团”的倡议,但因故被搁置。2018年1月18日,区域防务论坛“瑞辛纳对话”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办,虽然这是一个学术论坛,但也从某种程度上实现了美、日、印、澳“四手联弹”式对话。

与此同时,美国与区域其他国家的军事合作,也在全面推进。

印度尼西亚在地理上处在印度洋-太平洋的两洋交汇之处,因其国土分布包括多个贯通两洋的海峡,从而得到美国的高度重视。1月23日,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访问印尼,表示美国希望印尼在南海及太平洋安全上扮演“关键支点”角色。对此,印尼国防部长的回应是一枚“软钉”:“南海局势已经降温,我们致力于保持这一有利势头,以维护区域共同利益。”

越南的国土分布对于监控南海天然有利,是美国“印太战略”的重要抓手。为此,美国抓紧改善与越南的关系。2017年5月,美国决定把美国海岸警卫队退役的“汉密尔顿”级远洋执法舰“摩根索”号赠送越南。今年1月25日,马蒂斯抵达河内访问,双方商定美国航母2018年3月访问越南。这将是1975年越南战争结束后,美国航母首次访问越南。

新加坡在美国“印太战略”中是关键一环,新加坡樟宜基地是美军在东南亚的唯一立足点。2017年10月21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访美,特朗普在会见李显龙时表示:“过去几十年我们保持了良好的关系,但从没像现在这样密切。”

通过组建一个联盟去实现美国利益,这是美国的基本行事模式。无论海湾战争还是科索沃战争,美国都是这么干的。但商人出身的特朗普谋求利益,表现得更加直接露骨。首访日本,特朗普不仅批评日本在双边贸易中占了美国很大便宜,而且要求日本在安全上承担更多。在访问第二站韩国,特朗普同样要求韩国承担更多安全支出,甚至威胁要对美韩自贸协议进行重新谈判。

2月5日,美国国务院负责军火销售的官员、政治军事事务局代理助理国务卿蒂娜•凯达诺抵达新加坡,参加新加坡航空展。在对中国进行了一番攻击之后,凯达诺将真实意图和盘托出:美国武器优势更强,美国将“竭尽所能”向东南亚国家提供美国武器,比如F-35战斗机。这种为了自己卖武器而拉人垫背的做法,过于赤裸裸,也不厚道。

日本:能力有限,多结外援

日本首相安倍是“印太战略”的最先提出者,也是最为积极的推动者。安倍和日本民众根深蒂固的不安全感、忧患意识,来自其民族性格和历史文化深处。由于朝鲜的核、导试验等原因,无论是安倍还是日本舆论,都认为日本正面临急迫和巨大的“国难危险”。美国的保护伞是日本国家安全的基石,为了拉住美国笼络特朗普,日本必须积极跟进甚至牵引“印太战略”的实施,这在日本被当成确保国家安全的“救国伟业”。

为此,日本积极推进美国在日本部署先进武器,如F-35隐形战机。目前,F-35在日本的部署地包括冲绳美军嘉手纳基地、山口县美军岩国基地和青森县三泽基地。到2021年,仅三泽基地部署的F-35A将达80多架。日本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表示,部署拥有卓越性能的F-35在日本安全保障上具有重大意义。

同时,日本正积极寻求更新现有的导弹防御系统。2017年12月9日,日本政府确定部署陆基“宙斯盾”反导系统,还积极要求部署“萨德”系统。另外,美日联合军演也在不断加强。2017年11月16日至26日,在名为“2017年度演习”的美日海上军演中,美方派出约1.4万名官兵,参演的美国军舰包括“里根号”航母以及多艘“宙斯盾”驱逐舰,演习在冲绳附近一带水域举行。2018年2月5日,日本陆上自卫队和美国海军陆战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举行以“夺回离岛”为想定的联合演习。

在加强美日一体化作战的同时,日本在军事合作上瞄准澳大利亚、印度和越南等,多结外援。澳大利亚地处泛洲跨洋的枢纽位置,与其合作将显著增强日本在南太平洋和东印度洋的军事活动能力。2018年1月18日,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访问日本时表示,澳日两国将会有更多的联合演习、信息共享和国防工业合作。

日本和印度的防务关系也在不断加强。2017年9月13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印度并与印度总理莫迪会晤。安倍和莫迪就高铁、贸易、防务等多个领域的合作进行了对话。印度计划购买日本US-2水上飞机,印日核能合作项目也将动工。

印度:己有所短,怨人之长

这些年来,中国成了印度发展核武、开发导弹、引进先进武器的假想敌“专业户”。中国实行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主导的“走出去”战略,在巴基斯坦建设瓜达尔港和中巴经济走廊,没有任何针对印度的含义,但印度却感到了“威胁”。

为了加重印度的“被中国包围妄想症”,有的美国媒体别有用心地渲染所谓中国围堵印度的“海上珍珠链战略”。此类论调拿准了印度的心病,产生了杯弓蛇影的效果。印度海军参谋长苏雷什•梅赫塔自愿“中招”:“这条串上的每颗珍珠都是中国海军存在链条的一个环节,中国可能控制了世界的能源咽喉。”

2017年9月26日,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访问印度。马蒂斯此行除了提升双边防务关系,另一大任务就是推销武器。为了替代即将退役的“米格”系列战斗机,印度计划购买70架美制F-16 Block 70和F/A-18“大黄蜂”舰载机,耗资高达150亿美元。过去10年,印度已经从美国购买了价值150亿美元的武器。

新加坡与印度的友好关系超乎想象。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李光耀立刻呼吁印度进行核试验来“平衡”中国。2015年李光耀去世后,印度政府不仅旋即宣布莫迪总理将参加李光耀的国葬,还把新加坡举行国葬的3月29日定为印度的国家哀悼日。

莫迪上台后,将印度的“东向”政策落实为“东进”战略。新加坡即是印度“东进”战略最得力的伙伴。2007年,两国签署了《空军双边协定》;2008年,印新签署《陆军双边协议》;两国海军自1994年就定期开展联合演习。2017年11月29日,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访印,与印度国防部长西塔拉曼女士签署两国海军合作协议,内容包括海洋安全合作、举行联合演习、短暂使用对方海军设施并提供后勤支持等。黄永宏表示:“新加坡欢迎印度海军常来,樟宜军事基地对印度随时开放。”

印度摆开与中国进行地缘政治竞争和军事竞赛的姿态,这完全是对中国战略意图的误解或曲解。毛泽东曾表示:“印度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是中国的敌人。”这一判断和表态今天仍然适用。中印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是两国面临的主要任务。因此,地区和平是双方最为关键的共同利益,中印应该展开务实合作而不是军备竞赛。

澳大利亚:两面下注,不可持续

澳大利亚将成为“中等强国”作为基本战略目标,希望在国际政治中占据一席之地。但由于人口稀少、经济军事实力不强,综合国力有限,在世界地缘政治中扮演的角色并不突出。为了增强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澳大利亚的对外关系主轴是发展与美国的特殊关系。这一诉求决定了它不会缺席“印太战略”。

澳大利亚的国家安全长期依赖美国的亚太霸权体系,其自我定位是以民主自由价值观为基础的西方国家。国家安全利益和价值观导向使澳大利亚在军事和外交上更加靠近美日。其经济也很依赖美国。据澳大利亚外交与外贸部2016年的数据显示,美国在澳大利亚的投资存量近万亿澳元,约为中国对澳投资存量的10倍。但中国自2010年以来一直是澳大利亚第一大贸易伙伴。2016年,中澳贸易额达到1078亿美元,澳大利亚顺差超过335亿美元。2016年,中国游客在澳消费额高达460亿元人民币。

巨大的经济利益与价值观和安全感上的南辕北辙,使澳大利亚产生了抉择上的两难。2017年11月23日,澳大利亚政府发表14年来第一个外交政策白皮书,一面表示澳方“致力于同中国发展强大和建设性的关系”,一面渲染中国崛起带来的挑战,强力呼吁美国维持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存在。对此,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休•怀特认为,澳大利亚这种“依靠中国使我们富裕、依靠美国使我们安全”的想法幼稚可笑,也不可持续。

“印太战略”的理论基础和行为模式,都是以意识形态、敌我阵营划界的冷战思维的反映,这与全球化大潮中经济一体化、文化包容化、政治多元化、利益共享化等时代诉求背道而驰。在人员交流日趋活跃、经济活动渗透融合、文化心理日益开放的社会形态里,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难舍的利益交织中,已经很难做到你彼我此阵线分明,这恐怕是美国在近期三大战略文件中将中国的“成分”定得很“高”,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却又强调彼此合作的原因所在。

对于紧锣密鼓展开、弓满弦张呈现的“印太战略”,我们不可疏忽大意,但也不必莫名紧张,完全可以从容应对。只要国际局势错综复杂、利益交织盘根错节的现实不变,各方力量优胜劣汰、此消彼长的博弈规律不变,无论中美、中日,抑或中印、中澳,和则两利、斗则俱伤的基本法则就不会改变。因此,在任何一对双边关系中,拓展共同利益和寻隙觅仇,孰优孰劣高下立判。那么,“印太战略”何去何从?这真的需要当事四国认真考虑。#

Wednesday 21 February 2018

《当今大马》专栏作者潘永杰: 希盟右倾转向的代价

《当今大马》专栏作者潘永杰:
希盟右倾转向的代价

作者 / 来源:潘永杰 /《当今大马》

发表于 2018年2月21日早上7点42分

希望联盟领袖惟马哈迪“马首是瞻”

“随着安华入狱,伊党出走,民联瓦解,在野势力溃不成军。此时,马哈迪成为在野势力的救命稻草,让在野势力不至于在选前崩盘。在野势力“与马共舞”,诚有其不得不然的现实妥协,惟“马首是瞻”,则暴露政治家族的权谋和私心,旨在卡位压制党内其他冒起的力量,以便沿续家天下。”

——潘永杰




本文作者潘永杰,台湾政治大学哲学系硕士,现任职民间教育机构 。

《当今大马》注明:本文内容是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今大马》立场。

《人民之友》认为,作者对希望联盟的右倾转向的批判颇为中肯。但对希盟右倾转向而造成我国民主改革运动所付出的“代价”,还欠缺较为周详的说明。



505大选后,随着政党轮替无功而返,反对阵营内部的路线争论也开始加剧。于是有人以香港社运为师,认为徒靠选举不足以推翻国阵政权,痛批议会抗争软弱,主张辅以群众路线,推崇勇武抗争;也有人以跨族群为掩饰,实质上是向保守势力妥协,鼓吹走讨好保守马来选民的“大爱”路线,才能埋葬巫统霸权。

前者我们可以视左倾激进主义,当中不乏死道友不死贫道之辈,惟随着淨选盟的反纳吉集会,皆无法撼动纳吉政权,此论在言论市场开始沉静下来。后者则可以称为右倾机会主义,以“务实”、“大局”为缘饰,实质是抱持着“有奶便是娘,半路可认爹”的态度处事,坚信只有用巫统的办法,才能推翻巫统。

随着希盟“马”首是瞻,此论近期日益炽热,亦频频诉诸“恶魔制衡”、“两害取其轻”、“大局为重”等论调,向群众喊话说项。

未持续经营新政治领导

究其实,眼下主流在野党的右倾机会主义,反映了一种焦虑,就是认定支持政改的选民在505大选已经触顶了,认为单凭政改的诉求和号召,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无法凝聚足够的支持力量推翻国阵政权,故放弃或淡化原先所持的若干进步的政治社会改革立场,选择向右倾,向马来保守选民靠拢,以期扩大社会支持面。

事实上,在野阵营虽然在505大选已经囊括过半的选票,然而既无自信也无坚持,持续经营新的政治论述和政治领导风格,以便将其打造成为政治主流价值。反之选后迅速转向右倾路线,暴露出在野阵营缺乏政治自主意识,只能附骥于巫统的政治价值,以求取得政治突破。

日本社会党崩盘的前例

希盟的右倾转向,若处理失当,会让希盟陷入类似日本社会党崩盘的危机:二次大战以后,在日本55年体制下,日本社会党一直是日本最大的在野党,长期与执政的自民党对峙。1993年,日本社会党联合其他在野党,组成由日本新党细川护熙为首相的八党联合政府,成为日本近40年来的首个非自民党政权,实现日本自1955年以来的首次政党轮替。

惟隔年,日本社会党则从联合政府走出,选择和长期政敌自民党结盟,组成联合政府。当时两党的政治交易是:自民党虽然在众议院拥有较社会党为多的席位,但愿意拱手让出首相职,由社会党的村山富市出任,而日本社会党则为此放弃过去反安保、反核、捍卫和平宪法的立场,向自民党的保守路线靠拢。

日本社会党的算盘,是透过政治路线的调整,以为可以开拓右派保守选民的选票。日本社会党一心以为可以左右逢源,结果则是两面不讨好,传统左派支持者认为日本社会党背叛他们,纷纷唾弃日本社会党,而右派保守选民对于日本社会党转向,也兴趣缺缺,导致日本社会党在1996年在日本众议院的选举,从改选前的70席掉落仅剩15席,从此一蹶不振。

所以,希盟将希望押在马哈迪身上,这次豪赌,会不会因此一铺清底,付出惨痛代价,从最近掀起的投废票热论,恐非杞人忧天,日本社会党的经验,可为殷鉴。

没有推动制度结构改革

早有论者指出,308大选后,巫统以固守马来乡效基本盘自保,选择在重大的政经改革议题虚与委蛇,让民联无需在改革议题上和政敌较量,也谈不上任何深耕。

诚然,民联州政府上台后,州政府的行政效率变好。惟对推动制度结构改革诸如地方选举、公职财产公开、预算与行政透明、官联公司管理专业化等,不是雷大雨小,虎头蛇尾,就是缺乏推动的诚意,敷衍了事,有者更延续前朝的待从政治陋规,结党营私,党公职恩庇化、家族世袭化屡有所闻。

部份领袖民主素养欠佳,表现出来的权力傲慢、集权和专横,丝毫不亚于前朝政府。走过近十年的民主转型摸索道路,这些尝到权力甜头的在野政治人物似乎并未从过去权力压迫的苦难中有所狱炼,在运用权力时变得更持重、谦卑和克制,更愿意聆听不同的意见。

与其同时,在野阵营在掌握地方政治资源后,并未把握契机,为地方政治注入制度改革的动能,透过活络公共参与,开放公民监督,从而培植社会进步力量,以树立新的政治范例,为松动威权统治储备能源。相反地,汲汲营营打造以领袖为核心的权力寻租圈,政媒交媾网,蓄养扈从,巩固权位。

选举充其量只是“选主”

随着安华入狱,伊党出走,民联瓦解,在野势力溃不成军。此时,马哈迪成为在野势力的救命稻草,让在野势力不至于在选前崩盘。在野势力“与马共舞”,诚有其不得不然的现实妥协,惟“马首是瞻”,则暴露政治家族的权谋和私心,旨在卡位压制党内其他冒起的力量,以便沿续家天下。

所谓“马旺配”既有旧政权复辟之虞,又无法唤起进步的政治价值和憧憬,更坐实一种感观:两线制下的选举充其量只是“选主”,决定政治人物谁掌握政治权力,无法为政治创造进步的价值、愿景和能量。

基层力量分裂才是关键

“马旺配”出台后,挺马者不时以政治现实主义者自居,斥反“马”者为政治幼稚、天真,他们相信历史是少数高端政治人物所创造的,只要国家领导级的政坛人物幡然转向,登高一呼,就能掀起政治版图大转移。

惟我们知道政治大佬出走,能否带走群众,其过去资望和群众魅力皆为次要,实质取决于所属社会基层和支持力量是否分裂,因此大佬出走,党内政治菁英的权斗,是否会往下延烧,愈演愈烈,导致党的社会基层支持力量分裂才是关键。

所以,倘若党内大佬权斗,仅起因于个人利益分赃不均,失势后走出,非关政治路线和理念的分歧,亦无涉党内新兴阶级集团与原旧有的势力间的矛盾,更不反映社会基层不同力量的角力,仅靠个人的群众号召,能否在全国掀动基层的走出潮,尚待观察。

诚然,对马哈迪来说,土著团结党成立的用意,不在于倒巫统,而在于倒纳吉,所以马哈迪在来届大选的如意算盘,不用推翻巫统政权,只要能削弱巫统在议会的多数议席优势或多掉失一两个州政权,让巫统党内诸侯在选后向纳吉逼宫,迫使纳吉下台,土著团结党的任务完成,马哈迪就可以率旧属回归巫统。

认清选举政治现实局限

面对右倾路线,成为朝野主流政党选前的政治“默契”,一则需认清选举政治的现实和局限,因为选举政治究其实就是政党取得政权的手段,当中运作的逻辑更多着眼的是现实利益和资源争夺。

二则是当主流反对论述,聚焦在“反国阵”、“政党轮替”,任何议题和主张的提出,都必须服膺和配合主流在野党的“夺取政权”这个政治目标,严重压缩其他重大政治改革议题的讨论空间。三则目前社会进步力量尚无法绕过主流在野政党,直接透过自身的力量直接推动落实各项政治改革政策。

所以,在上述现实条件制约下,社会进步力量要么准备亲自下场,直接推派侯选人上阵或支持第三势力候选人,要么就承认选举政治的缺陷,接受政党政治的局限,在道德批判之馀,也要审时度势,非漫天开价,争取阶段性的政改成果,为下一阶段的政治改革累积社会能量。#



Tuesday 13 February 2018

特朗普们搅乱世界的思维逻辑

特朗普们搅乱世界的思维逻辑

作者 / 来源: 文林墨客 /《察网》(中国)


按照特朗普们的思维逻辑,他们看不得别国好、别人好。他们认为,在当代世界上,只此美国一家才有资格享受“幸福”生活。他们认为,其他国家只配在战乱、危险、贫困、倾扎、脏乱的环境中苦苦挣扎,祈求美国的施舍。这才是他们所期待的局面。只有形成这种混乱局面,才有利于特朗普们维护自己的霸主地位。这也是他们到处搬弄是非、煽风点火,唯恐世界不乱的所谓“正当”的理由。世界不得安宁,特朗普和美国利益集团才能捞到好处。 

2018年伊始,美国政府就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所谓战略性指导文件,包括特朗普政府公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国防战略报告》、《核态势评估》报告。发表了一系列引人瞩目的演讲,包括特朗普发表的首个国情咨文演讲、在达沃斯论坛上的演讲、国务卿蒂勒森把中国称为“新帝国主义列强”的演讲等。

按照美帝的思维逻辑,用“鼓吹威胁论”的办法,人为地设置自己的敌人,是其多年一贯的做法。二战之后,美帝认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是其最大的威胁。因而把社会主义阵营当作最主要的敌人。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后,美国的最大威胁已经消除、最主要的敌人已经不复存在。没有威胁、没有敌人的日子,美帝的政治精英们已经严重不适应了。所以,他们满世界寻找新的敌人。在当代世界,谁能威胁到美国的安全呢?谁是美国最主要的敌人呢?他们找来找去,找到了四个国家:这就是作为战略竞争对手的俄罗斯和中国,视为直接威胁的伊朗和朝鲜。于是,这四个国家就成了美国朝野共认的“敌人”。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思维逻辑呢?这就是“乱中渔利、乱中制敌、乱中护霸”的逻辑。美帝认为,只有把世界搞乱,美国才能捞到好处,才能维护住世界霸主的地位。那么,美国是通过制造什么样的混乱捞到好处的呢?是怎么样维护世界霸主地位的呢?我们认为,美国通过制造混乱至少能捞到这样三个方面的好处:

乱中渔利:特朗普们的思维逻辑之一

凡是思维逻辑正常的人,都知道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就是只有稳定的国内环境和安全的国际环境,才能促进本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不断向前发展;而混乱的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阻力和障碍。这是正常思维逻辑所得出的正确结论。

然而,美帝的思维逻辑与众不同。它采用“强盗和窃贼”的思维逻辑和卑劣手段,强抢和偷窃世界各国的社会财富,实现其巧取豪夺之目的。众所周知,只有乱世,才能盗贼蜂起,强盗才能得逞;只有混乱,盗贼才能顺利得手,窃得别人的财物。

在当代世界条件下,特朗普政府如何利用“强盗和窃贼”的思维逻辑和卑劣手段获利呢?

第一、在经贸领域制造混乱从中渔利。其主要做法,就是逆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挥舞经贸制裁大棒,制造各种贸易纠纷,收取高额关税,从中获得高额利润。特朗普政府的这种做法,必然与绝大多数国家产生矛盾,形成对立状态、造成混乱局面。正是在这种混乱当中,美国依靠自己的强大实力,逼迫经贸对手让利于美国。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特朗普一个也不放过。

美国对中国贸易的做法,动不动就搞301调查;对中国卖给美国的产品,动不动就实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采取提高关税、限制进口、停止有关协定等报复性措施。所有这些“小动作”,都是美国执意采取的单边的、保护主义的做法,严重损害中方利益、公然破坏现行国际贸易体系。

美国对欧盟的贸易做法,也毫不留情。最近,英国独立电视台专访特朗普。他就发表对欧盟贸易政策不满的言论。认为美国产品根本打不进欧盟,而欧盟却一直把产品输往美国,造成欧美贸易发展的不平衡。并且扬言要采取非常不利于欧盟的报复性措施。欧盟对此强硬表态:如果美国对欧盟的出口实行任何限制性贸易措施,欧盟随时准备采取迅速和适当的反制措施。

特朗普政府之所以对中国、欧盟以及其它国家的经贸做法采取恶意攻击的态度、采取“不公平”的报复性行为。就是因为贸易战一旦打响,美国就会捞到源源不断的好处。正如中国俗话所讲:“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这就是特朗普政府“乱中渔利”的典型表现。

第二、在金融领域制造混乱从中渔利。其主要做法:

一是利用美元世界货币发行权搅乱世界金融秩序。美国经常利用美元世界货币的优势地位,发行超出经济发展需要和经济发展规模的美元。既能转嫁自身危机,又能输出通货膨胀,轻而易举地捞取好处。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美国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就多印了两万多亿美元的货币,不但转移了自身的危机,而且把通货膨胀输出到世界各地。

二是利用美元霸权搅乱世界金融秩序。美元霸权,就是建立在包括原油在内的大宗商品以美元计价和交易上的垄断货币。美国政府决不能容忍以任何货币代替美元的。最近,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作为世界第一石油大国的国家元首,就发出呼吁,要求全球产油大国联合起来对抗“美元霸权”。虽然他的倡议很难成功,但毕竟说出了一个许多国家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的话。说明世界各国对美元霸权的盘剥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程度。现在,已经有一些国家,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同中国进行贸易往来时已经开始用人民币进行计价和结算,对美元霸权发起了直接挑战。

三是利用美联储加息的功能搅乱世界金融秩序。美联储加息的消息一经传出,全球资本市场立刻就出现动荡。2018年2月初,美国股市一周时间因大跌市值就蒸发了1万多亿美元。有专家分析其原因,就是美债利率不断走高,特别是美联储加速加息,即要把目前的1.25%~1.50%的基准利率水平加至3%,由此引发了全球股市大跌。还有专家预测:这次美国股市震荡引发的全球性股市暴跌,就是更大的全球性金融风暴即将到来的前兆。对此,人们将拭目以待。

四是利用错误的金融理论搅乱世界金融秩序。美国华尔街金融利益集团与美国主流媒体相互勾结、狼狈为奸,大肆散布金融自由化、鼓吹央行独立性,并暗中操纵各国货币发行,在全球范围内放纵金融投机,导致金融投机猖獗,全球资产泡沫极度膨胀,诱发特大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概率不断提升。最近,美国股市对特朗普尚未启动的大规模基建投资进行疯狂炒作,就引发了泡沫投机热潮。

五是利用金融的衍生品搅乱世界金融秩序。华尔街金融利益集团打着金融创新的幌子,搞了许多虚拟货币。目前,全球共有1500种虚拟货币资产存在,总价值高达5500多亿美元。其中,数字加密货币“比特币”就是最火的一种。比特币价格从2017年12月17日的20000美元,一路惨摔,到2018年2月6日跌破6000美元大关,24小时跌幅超过25%。仅仅51天时间,就跌去了70%。约23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4万亿元)的市值灰飞烟灭。这些用真金白银购买的虚拟货币暴跌,而这些真金白银自然落入金融利益集团的囊中。

仅从金融领域这几个方面的情况看,美国通过制造金融秩序混乱的卑劣手段,就巧取豪夺了世界各国人民相当数量的巨额财产。可惜的是许多国家的政府和人民并没有参悟到其中的玄机和奥秘,因而不断上当受骗还乐此不疲地继续让美国盘剥,岂不悲哀!

第三、在安全领域制造混乱从中渔利。其主要做法:

一是假设威胁,制造敌人。二战后的历届美国政府都人为地设定了自己的敌人。包括苏联和东欧国家在内的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包括拉美和南美的古巴、委内瑞拉、巴拿马、多米尼加等国;包括亚洲的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等国,都曾经成为美国的敌人。现在,特朗普政府沿袭了美国历届政府的传统做法,又再人为地设置自己的敌人:把俄罗斯和中国作为战略竞争对手,把伊朗和朝鲜视为直接威胁。有了敌人,就要动用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文化等各种手段展开大规模的攻势,搅乱世界的安全形势,以便从中渔利。

二是挑动事端,制造紧张局势,形成混乱局面。只有世界秩序陷入混乱,美国才有理由充当世界宪兵和国际警察,横加干涉别国内政和国际事务。在欧洲地区,美国利用传统的北约军事组织,不断在俄罗斯周边搞军事演习,对俄罗斯施压。美国军机、军舰与俄罗斯军机、军舰经常近距离接触,大有擦枪走火、一触即发之势。在亚太地区,搞“美印联盟”,构建“亚洲地区的小北约”,把印度、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同中国不友好的国家纠集在一起与中国相对抗。利用中国的台湾问题、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以及朝核问题,有意把水搅浑,同中国进行博弈和较量。在中东地区,利用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教派之间的纷争,挑动沙特与伊朗争夺地区主导权、参与叙利亚战争、宣布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制造巴以冲突和阿以对立。

特朗普政府的这种思维逻辑和卑劣做法,都是为了获取美国的战略利益和经济利益。安全局势一紧张,各国就必然产生对武器装备的需求,美国就可以趁机大肆兜售军火,获得超级暴利。特朗普一施压,沙特和卡塔尔立即购买大量的美国军火。既巧取了超级军火项目,又解决了国内军工企业的吸纳劳动力就业问题,还获得了军工产业集团的支持,可谓一举三得。现在,又在利用新加坡航展,大肆兜售它的先进战机,并罕见地派政府官员做宣传推介活动,吸引东南亚国家购买它的尖端军机。这就是特朗普在中国周边制造紧张局势的真实目的之一。把世界安全搞乱,既可以使美国的军事力量派上用场,进行武力恫吓,又可以使美国多卖军火,获得军工产业集团的支持。

乱中制敌:特朗普们的思维逻辑之二

美帝国主义的“捣乱逻辑”为特朗普所继承,并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他实行的“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对外政策、他执政一年来的所作所为,都充分体现出这一点。在对待“敌人”国家问题上,更是不遗余力地施展其“捣乱”的本事,必欲“制敌于死地”。他的招数主要集中在这样三个方面:

第一、在“敌人”国家内部蛊惑动乱。自20世纪50年代,时任美国国务卿的杜勒斯提出和平演变策略以来,经过数代美国政治精英们深谙“思想是行为的先导”的信条,对“敌人”国家的民众采用长时间的“思想渗透、价值改造、频繁洗脑”的办法,在苏联和东欧国家掀起了动乱的狂潮。终于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经过40余年的持续蛊惑,搞垮了苏联和东欧国家。消除了美国及其西方世界的最大威胁、消灭了美国及其西方世界的最大“敌人”。这种做法似乎已经成为美国及西方国家一条不成文的规矩。

特朗普继承了美国政治精英们创造的传统,也在美国当代的“敌人”国家里,进行“思想渗透、价值改造、频繁洗脑”,培植亲美势力,挑动政治分裂、挑起社会动乱。在俄罗斯,美国极力支持反对派的反普京动作,煽动一场又一场“反普京”的示威游行,制造俄罗斯国内的政治分裂和社会动乱。在中国,美国也千方百计地培植亲美势力,输出“普世价值”,支持民族分裂势力,妄图颠覆中国现政权、分裂中国版图,实行分而治之。在伊朗,美国也煽动政治反对派,搞反政府示威游行,制造国内动乱,给伊朗现政府施加压力。在朝鲜,也力图寻找代理人,妄图制造国内动乱,推翻金正恩政权。

第二、在“敌人”国家周边制造麻烦。美国政治精英们认为,只有把世界搞乱,才能牵扯美国“敌人”的精力、消耗美国“敌人”的资源、削弱美国“敌人”的力量。他们在中国这个“敌人”的周边设置多重岛链,妄图封锁、围堵中国的出海口。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政府的智囊机构兰德公司,在给美国政府的研究报告中,就曾经提出三点建议,其中一条就是定期给中国制造麻烦。其后的美国历届政府都接受了这条建议,不断给中国制造麻烦,遏制中国的发展和崛起。特朗普政府也不例外。作为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决不放过任何赚钱的机会,肯定要同中国往来做生意,挣中国人的钱;作为现任总统的特朗普,也决不会对中国真心友好,肯定会不断给中国制造麻烦,蚕食中国的经济利益和战略利益。特朗普的行为,充分体现出“两面人”的思维特点。

第三、在“敌人”国家之间挑拨离间。当代美国的“敌人”国家面对美国这个共同的敌人,必然产生共同利益,形成反美反霸统一战线。特朗普政府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认为只有拆散反美反霸统一战线,特别是离间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才能分而治之。因而,在“敌人”国家之间挑拨离间,就成为美国的必然选择。为此,特朗普极力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叙旧情、套近乎、拉关系,就是要拆散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孤立中国,使中国成为孤家寡人。然而,美国国内民主、共和两党的内斗,打乱了特朗普的原有思路。美国不断对俄罗斯实施制裁,施加军事压力,反倒更加坚定了俄罗斯联合中国同美帝斗争的态度和立场。把俄罗斯推到中国身边,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了。当然,中国还应当团结联合一切同美国存在缝隙的国家,共同致力于反美反霸斗争,排除中国发展崛起的阻力和障碍。

乱中护霸:特朗普们的思维逻辑之三

在美国政治精英们的思维逻辑当中,只有美国“鹤立鸡群”、一家独大,世界各国都围着它转,服从它的指挥、听从它的调遣,这才是所谓“正常”的世界秩序。事实上,它是做不到的。因为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特殊的国家利益,不可能同美国相一致,因而也就不可能都被美国绑在它的战车上。况且当代世界早已不是过去美国一呼百应的时代。为了扭转美国下滑的衰败颓势,美国政治精英们认为,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搅乱世界秩序,美国才能乱中取胜,保住世界霸主的地位。

第一、通过搅乱世界局势显示美国霸主的威力。特朗普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保住美国摇摇欲坠的世界霸主地位。那么,特朗普保住世界霸主地位的招数是什么呢?就是到处搅局,把整个世界搅得不得安宁。在这种情况下,由美国来收拾乱局,才能显示出世界霸主的威风和威力。在近日举行的韩国平昌冬奥会上,特朗普派副总统彭斯来参加冬奥会开幕式。特朗普交待彭斯的主要任务,就是遏制朝韩两国最近频繁接触、高层会谈的趋势,搅乱朝韩和解的可喜局面。为此,大讲特讲对朝鲜实行最严厉的新一轮制裁,向开始热络起来的朝韩关系大泼冷水。

美国不准朝鲜、伊朗等国搞核武研制和导弹试验,自己却公然要更新核武库,研制低当量核武器,用于打击有威胁的对手。公开实施为敌人“量身打造”的核震慑策略,并放宽核武器使用限制。美国的这一做法,显然是针对俄中两国。美国防部在《核态势评估报告》中提出的所谓“正当理由”,就是“在美国继续减少核武器数量的同时,俄罗斯和中国却在增添新类型的核能力、继续核力量的现代化”。 美国的这一做法,迅速引发了世界各国人民对核扩散的担忧、对核战争的恐惧。特朗普们的思维逻辑,就是用超强的核力量充分显示其世界霸主的威风和威力,用以震慑和制服美国的“敌人”。

第二、通过故意混淆是非打压反霸的力量。特朗普极端任性的性格特点、“口无遮拦”的语言风格,必然影响到他的执政团队。最近,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在启程前往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牙买加五国访问前夕,到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演讲。他在演讲中竟然针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受到拉美国家欢迎并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断落地,把中国称之为“新帝国主义列强”。蒂勒森警告拉美国家,不要过度依赖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并说这个地区不需要中国这个“新帝国主义列强”。

蒂勒森的知识也太贫乏了吧!竟然不知道什么叫“帝国主义列强”。让我们告诉他:所谓“帝国主义列强”,就是以侵略、掠夺、压迫、奴役世界各国人民为目的的殖民主义系列强国。全世界人民都知道,美国及其西方国家才是货真价实的“帝国主义列强”。正是他们建立起覆盖全球的殖民主义体系,瓜分了整个世界,形成了各自的势力范围,掠夺了世界各国的巨额财富、屠杀了数以亿计的各国人民。中国就是殖民主义的最大受害者,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百年欺辱。

中国获得民族独立以后,70余年来一直致力于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支持各国人民的反霸斗争,积极参与世界经济政治秩序的治理,维护和平与发展的世界环境。中国正在成为当代世界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主导力量。现在,美国却反咬一口,把中国称之为“新帝国主义列强”,把中国所从事的正义事业、所做出的正当行为,同当年的“帝国主义列强”相提并论。这显然是在混淆是非、颠倒黑白、显然是思维逻辑混乱的表现。其实,说穿了,就是中国的崛起、中华民族的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妨碍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阻挡了美国的强权政治行为。所以,美国才狗急跳墙、蛮不讲理地极力抹黑中国。这是特朗普政府思维逻辑的必然反应,不值得大惊小怪。

美帝国主义并没有改变 "捣乱" 的本性

我们最后想说的是:中国人民按照自己的思维逻辑,不但要让自己要过上安全、宁静、祥和的生活,而且要让全世界人民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我们真诚希望世界各国自己过好自己的日子,不需要别国指手画脚、横加干涉。各国之间遇难相帮、有福同享、和睦相处、其乐融融,何乐而不为呢?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就明确提出要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并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推进、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有效指导,引导世界各国人民向着这样一个宏伟目标和光明前景而努力前行。按道理说,只要秉持善良、仁义、公道、正派的人们,对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国政府的这种无私的品质、包容的情怀、共享的理念、勇敢的担当、巨大的贡献,应该得到拥护、受到赞誉才对呀!这与“帝国主义列强”的称谓毫不搭边,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

然而,这并不是美国所期待的。按照特朗普们的思维逻辑,他们看不得别国好、别人好。他们认为,在当代世界上,只此美国一家才有资格享受“幸福”生活。为此,特朗普在首次国情咨文中才按照“美国优先”、“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政策导向,提出建设“安全、强大、骄傲的美国”的目标和任务。他们认为,其他国家只配在战乱、危险、贫困、倾扎、脏乱的环境中苦苦挣扎,祈求美国的施舍。这才是他们所期待的局面。只有形成这种混乱局面,才有利于特朗普们维护自己的霸主地位。这也是他们到处搬弄是非、煽风点火,唯恐世界不乱的所谓“正当”的理由。世界不得安宁,特朗普和美国利益集团才能捞到好处。当我们站在世界之巅俯视美国时,特朗普们贪婪嗜血的自私本性、小肚鸡肠的狭隘胸怀、雁过拔毛的强盗伎俩、唯我独尊的霸道作风、流氓成性的恶劣品质这些“帝国主义列强”的丑陋形象才会一览无余。

早在1949年8月,毛泽东在《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中就清楚地指出: “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就是帝国主义和世界上一切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的逻辑,他们决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这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的定律。”70余年过去了,美帝国主义并没有改变“捣乱”的本性。特朗普政府的所作所为,再一次证明了毛泽东论断的无比正确性、科学性和真理性。

(此文写于2018年2月4日~10日)

Sunday 11 February 2018

《当今大马》专栏作者曹永铭:我批评希盟是因为我在乎.....

《当今大马》专栏作者曹永铭:
我批评希盟是因为我在乎.....

作者 / 来源:曹永铭 /《当今大马》


[<人民之友>编者按语]“希盟推举马哈迪成为未来首相人选”已经成为我国民主党团和民主人士激烈争论的课题。大专青年在这个关系国家政治前途和民主运动进程的争论,也不落后于其他人。

一名自己表明“对现况不满,比较多意见和想法,想与大家分享和交流”的拉曼大学辩论队前辩手曹永铭(左下图),近日在《当今大马》“大专论政”专栏发表了一篇题为《民主未竟之路:评马哈迪任相之争》的文章。

作者随后又补上一篇题为《我批评希盟是因为我在乎》的文章,《当今大马》编者以“来函”方式加以发表。

曹文发表之后,引起拥护希盟者在其专栏文章之下留言,作出反弹和抨击,主要言论是“作者长篇大论,似是而非,会误导不明状况的人。害了机不可失的改朝换代,动机可疑。”

以下是上述曹氏两篇文章全文内容。文内小标题是<人民之友>编者所加——


民主未竟之路:评马哈迪任相之争

作者/来源: 曹永铭/《当今大马》专栏
malaysiakini.com/columns/411718

发表于 2018年2月9日下午4点29分   更新于 同日下午4点55分

马哈迪担任希盟首相人选,是近期极引人关注的事件。见网上不少选民为之欣喜,道政权轮替有望,一概质疑反对之声被讥弄排挤忽略,吾甚忧虑。

马哈迪执政二十馀年,说他毫无贡献未免苛刻,然其虐政亦令人心有馀悸。功过之间,我们该如何看待马哈迪担任首相人选,有关议题的讨论又能看出什麽隐忧,正是本文关心的重点。

推举马哈迪当首相就能“改朝换代”吗?

首先回应马哈迪任首相人选将有助于政权轮替这一说法。执此见者大概认为希盟可借势撼动国阵的马来乡区票仓,但这不过是一厢情愿。

乡区选民是因为领袖魅力还是维护既得利益而投选国阵?选举关乎政府的选择,其政纲与推行的政策将影响往后数年的权利与资源分配,足衣饱食还是捉襟见肘,看的是谁能拿出分配的保证。为了更公平的制度而战固然情操高洁,但要人因此放弃安稳的生活却并非理所当然。

我们之所以反对国阵是因为我们得不到资源的公平分配,要是易地而处,谁敢说我们不是拥护国阵的一群?实在面临生活压力的人们,凭什麽要选一个会打破他们既得利益的领袖?

如今的马哈迪有什麽资本去与国阵竞争,既能保证乡区选民的既得利益,又能进行资源的再分配,完成希盟对其支持者的承诺?质问至此,利益的不必然显而易见。

即便承认马哈迪仍有当年威望,但这是否足以对抗选区划分的不公?只靠推举马哈迪上台就能够力挽狂澜?

实际点,我们比较上届大选,反对阵线民心所向,热情高涨,总得票高于国阵,却仍然无法促成政权轮替。而今希盟矛盾重重,选民心灰意冷,废票之风隐然成势,我们会比上届大选更接近政权轮替吗?不言而喻。

再者,马哈迪已届九十三岁高龄,即便执政,是否会为革新体制恢复民主真心付出,有此心是否还有当年魄力,有魄力又是否有天假之年。马哈迪说自己最多只当两年首相,两年的改革成果,未免仓促。

总总问题,选民必须考虑。何况,要利用马哈迪之威望,何必推举为相?让他为希盟候选人站台背书不就有效果了吗?他上台到底有什麽具体成效的增进?恕我愚昧,请知者指教。

上文说明马哈迪出任首相的利益存疑,且不必在此位置亦能发挥功效,希盟领袖必须详细论证这一个部分,才可证成推举马哈迪为相这一举动的合理性。那麽,在利益存疑下,我们又付出了什麽代价?

一、推举马哈迪为相,丧失批判的立足点

第一,希盟丧失批判的立足点。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此话虽老,却不过时。自己无法达成的目标不能用以要求别人,因为那可能是苛刻要求;自己无法避免的错误无法用以斥责他人,因为那是双重标准。这两种谬误都会削弱批判的说服力。

希盟批判国阵贪腐滥权,选民很受用,因为很多选民都是受害者,他们期望政权轮替正是认为希盟与国阵不同,比较不滥权贪腐,至少,还没出现过一个可以与国阵(特别是纳吉)比肩的腐败政客。如今希盟推举马哈迪为相,无诸己而后非诸人的批判效果不复存在。

首相人选是希盟最高领导人,是希盟的象徵。一个反贪腐滥权的政治联盟居然由贪腐滥权的典范做代表,希盟支持者情何以堪?他们批评国阵时会被抢白:你支持的希盟也有独裁者(马哈迪说他不是,其中一个证明是他抓人比前首相少,但这充其量只说明他不够前任滥权,并未否认自己行政治迫害之事实),凭什麽就比国阵更好?

面对这些质问,他们该怎麽回应才不会显得荒谬或沦于诡辩?他们支持希盟的意志因此被动摇,甚至对政治参与感到失望,从而变得冷漠虚无,难道是我们所乐见?这又岂是社会改革所能承担的代价。

二、推举马哈迪为相,承担背叛的风险

第二,承担背叛的风险。政治人物极尽其能谋取更大的权力以实现政治目的是职业本能。一些希盟支持者不信任马哈迪,怕他恋栈权位是很自然的。但因为希盟保证马哈迪执政后会行使相权要求特赦安华并归还权柄,还是令这些心有疑虑的支持者妥协了。

然而,保证如何成立,却没有交代。希盟欲借马哈迪之势,主导权在马哈迪,他执政后为了巩固地位而维持既有的不平等政策时该怎麽办?

火箭报青年时评家卢卡斯的文章认为我们不需要信任马哈迪,只要相信希盟领袖会制衡马哈迪就可以了。这制衡方案空泛无实,显示的只是对希盟坚实的信仰。

试问,一个为了政治利益可以妄顾原则、朝秦暮楚的政治联盟,谁敢保证它不会为了维护权位而容忍不公义?权力使人腐化,路西法效应的相关实验已证明这点,何况本就具备嗜权特性的政客?国阵之所以持维稳态度,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们是既得利益集团,当希盟成为新的既得利益者,会不会变成另一个国阵,我持悲观态度。理所当然地信任希盟会制衡马哈迪,我不以为然。

选民不能把政客当救世主或再生父母

我不是抹黑希盟,而是就政客的职业本能做合理的怀疑。我认为,选民与政客(尤其希盟诸君)必须保持距离,不能把他们当救世主或再生父母,一旦如此,我们就会疏于防范和监督。这种由始至终的不信任(不完全信任或有条件的信任)会形成选民与政客(希盟)之间的张力,这种状态对代议制民主社会来说才是健康的。

有人会挑战:如果我们始终不信任政客(希盟),那麽非要他们给出替代方案意义何在?我们会接受吗?我的回应是:如果理由合理,我们必须接受,因为我们终将需要政客(不一定是希盟)操作国家。那岂不自相矛盾?如果不望文生义,其实不会。

所谓始终不信任,是不信任政客(包括希盟)会永保初衷,正如普通人,会受环境和际遇的影响而变质。因此,我们要求政客(特别是希盟)给出保证和承诺,以便日后参照和问责。若非如此,日后政客(希盟)反悔或狡辩,选民就没有依据斥责。如今选民只求改朝换代,但改了之后又该如何却没多少人了解,实在堪忧。

凭什麽要选民认可希盟领袖的决定

政治是利益的博弈,所以在做判断之际我们必须实事求是的做利弊比较。从上文可见,推举马哈迪为相利益存疑,风险实在,希盟诸君没有交代可行的修复方案,凭什麽要选民认可举马哈迪为相这个决定?有人因此而不愿意投票给希盟,难道不是希盟咎由自取?

政治是一门妥协的艺术。为了一个更好的现况有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妥协,与一些立场对立甚至水火不容的人合作,必要时可能还会与魔鬼交易。但是,妥协的前提在于证成明确的利益和必要之恶,也就是说,所得的利益必须大于所付出的代价。除了一再渲染我们再不改朝换代就会灭亡,我看不见希盟在做这层努力。

此段以上基本阐述了马哈迪不该为相的观点,以下继续探讨我觉得大家应该关心的面向。

莫忘“民主进程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为什麽希盟可以不论证其判断的合理性?说到底,是选民的急不可耐所导致。大家很不满现况,想尽快摆脱困境。对问题的根属缺少反思,把一切都归咎于国阵和纳吉,以为把他们换下来就能迎刃而解。

于是大家孤注一掷,为了促成政权轮替,做出了许多让步,从本意是选一个更公平更廉洁更透明更负责任更好(强调好)的执政党,变成只要没国阵那麽坏就可以凑合。

大家都想一劳永逸,一票解决所有问题,因此,其他具体的问题在伟大目标的光影下变得无足轻重,也就不必叩问了。我能理解那种焦虑,因为我也一样。

然而,这样的思维无法改革社会和国家,我们不会因此变得更民主更公平。我们忘了要促成政权轮替的初衷何在,我们忘了民主进程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期待一个对选民的质疑有所交代的政府

如果我们不愿意花时间去思考,忍受理性的煎熬,用心去监督政府,谁执政其实结果都一样,都会因权位而腐化,因利益而变质。也就是说,马来西亚的问题不只是在国阵,也在选民,也在媒体,也在通识教育的缺席,在社会的各个方面。我们失职了。政权轮替不只是一个政治变革,也应该要求公民教育的革新。

这篇文章在稍有政治修养的知识人或较务实的选民看来也许很无聊,是多此一问,是杞人忧天,是阴谋论,但我要提醒各位,这些问题的提出意味着我们都在思考,都在关心,都在参与政治活动,尽一份公民的责任,保障着国家机关的合理运作。它并不无聊无谓,反观,它被我们社会忽视了,它需要希盟正视且详细回应。

我所期望的政府,不只是在资源的分配上更公平,在行政效率上更高效更透明,也应该是一个愿意聆听诉求,愿意实事求是地完成政治事务(不要浪费时间用嘴炮炸政敌),有具体的政纲,能够促成各界理性的辩论,能够正视每一个抗议,对选民的质疑有所交代的政府。

不要出现异见就破口大骂,以舆论打压,所谓攻吾之短是吾师,要耐心去聆听,更要用说理的方式去说服。徐贲在《明亮的对话》这本着作中提到:吵架越成功,说理越失败。如果我们真心想影响与我们立场对立的人,就需要更多的真诚和耐心。

希望希盟可以做得更好、更有交代

请不要怪我对希盟要求高(其实不高,这是基本要求),反而该庆幸,我对希盟还有寄望。我渴望促成政权轮替(甚至在合理论证下我可以妥协,接受马哈迪为相的判断,然而在此之前请不要奢望我认同),但我在意的不只是政权轮替这一结果,也关注我们怎麽达成这个目标以及其后续效应。

我不希望我们的选票是在屎味的巧克力和巧克力味的屎之间摇摆,我希望希盟可以做得更好,更有交代,令两个政治联盟优劣更明显,令政权轮替更光辉,更值得骄傲。

社会改革是不断循环渐进的过程,从发现问题,到提出抗议,到促成妥协和商讨,再到立法修复,周而复始,前两个改革阶段往往更有赖于公民的参与。这是一个长远而艰辛的路程,走在最前沿的人们至今都还未看见尽头,更遑论让政党一力承担的我们实质上达成了什麽成就。

选民必须重新肩负监督的重任,令希盟做得更好,在改革的路上我们才能走得更远。这篇文章提出的问题并不新鲜,早已有有识之士提过(已故卡巴星之女桑吉柯有近似的挑战),但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值得我再次追问,直到希盟诸君能够给出令选民满意的答复为止。#


....................................................................................................................................................................................


我批评希盟是因为我在乎

作者/来源:曹永铭/《当今大马》来函

发表于 2018年2月10日下午5点23分  更新于 同日 下午5点26分

本文的产生鉴于《民主未竟之路:评马哈迪任相之争》一文的文字有未尽之处 ,特此补充以解惑释疑。前文引起一些读者的回应,甚是荣幸。这意味着我不是在演独角戏,而是试图对话。

启蒙与救亡的变奏是中国思想史家李泽厚的用语,是在阐述五四从一个启蒙与救亡兼备的运动到最后救亡的焦虑压倒启蒙。(在念大学时读过,在此仅凭记忆複述,如有错漏,恳请指正)本文沿用这一句话为标题,意图明显,直指许多读者急切想要促成政权轮替的心理。

我必须强调,我的文章从来没有说过、提过、写过我不希望政权轮替。反观,渴求政权轮替正是我与读者们乃至许多马来西亚公民的共通之处。

各位见我批评希盟就断定我是国阵的枪、马华的狗,未免太武断,这是典型的假二分法。我批评希盟是因为我在乎,我希望它更好。希望它变得更好就代表支持国阵?说不通吧?世上有支持某党就不能批评某党的道理吗?这样的心理难道不是狂热的特征吗?正应验了我前文点出诸位急不可耐、除了政权轮替什麽都不关心的态度。

你可以反驳我的质疑,给出答案解开我的疑惑,但是动辄谩骂叫嚣,于双方无益,对于该议题的讨论也有负面影响,导致失焦。

有两个核心也许是读者们关心的,下文逐个回应。

不要只是想着投票解决所有问题

第一,非轮替不能促成社会改革。我不否认这点,但只对了一半。轮替之外,选民与政府必须有新的合作模式,才不会重蹈国阵覆辙,才会有真正的改革。

国阵的腐败,不论是否曾投票给它,全体公民(当然包括我)都责无旁贷。它们能够为所欲为地为政党利益修宪、干预司法独立、行政治迫害、结构性贪污、选区划分不公、裙带政治等等等等,难道不是我们以往不够关注,监督不力(不够力)所导致吗?

如果我们属意希盟为新政府,难道不是应该要求他们与国阵不同吗?令两大政治联盟在行政与立法,甚至在价值取向上相互竞争,比拼优劣,不正是我们要求轮替的目的之一吗?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从监督希盟开始。要关注它的政纲是什麽,它的政策合不合理,它有没有乖离对选民的承诺,如果有是什麽原因,能不能接受它为自己的辩护;当它们厌烦了选民的问责试图逃避,我们要具体抗议,比如公民不服从,比如进行和平集会施压等等。

政权轮替与选民监督互为表裡,没有先后次序可言。有人认为我的主张太理想,不切实际,一切要在轮替之后再谈。但是,轮替之前可以做为什麽要等到轮替之后?轮替前这麽做可以令人们看见希盟与选民合作模式的进步,多一个优于国阵的条件,打破两个烂苹果的难题,让希盟变成鲜橙,令心中不满的选民可以再次回流希盟,何乐而不为?

再者,轮替成功的希盟将升格为许多选民的救世主、大英雄,那时候的选民还有意识去监督吗?救世主和大英雄志得意满,还会自愿让选民监督吗?或者,来届大选再次失败,我们是不是永远都不肩负起监督的责任呢?

要新的政府,就麻烦各位用新的姿态与属意的政党合作,不要只是想着投票解决所有问题。

“制衡马哈迪和土团党”的方案可行吗?

第二,制衡方案无效的补充。希盟许多政客派了不少定心丸,说土团党只竞选52个国席,不会一党独大,说希盟会制衡之类的。前文说卢卡斯文章的制衡方案空泛无实,用词未免太过,他至少对该方案有所陈述,但在我看来,依然形同虚设。

他认为,马哈迪一有异动,希盟成员党就会以解散联盟为要挟,令马哈迪不敢轻举妄动。这方案有几个问题。

第一,希盟成员党好不容易执政,会为了一个马哈迪解散?我前文对于政客嗜权的定位正是我对此说法不以为然,认为空泛无实、不过是对希盟坚实信仰的缘由。

第二,以解散希盟为要挟,无疑是自损一万杀敌一千。希盟执政是为了改革社会这个伟大光辉的目标,一旦解散,政府也就不成立了,那时候还有什麽改革可言?为什麽希盟要塑造这个难题(举马哈迪为相)给自己?实在不明白。

第三,希盟可以解散,但得到的议席却不会因此而变易。马哈迪真会怕解散希盟吗?希盟一旦一次要挟,他一拍两散带着几十个议席(未必52个都赢)回去国阵,不正是令国阵受益吗?按现有的选举制度,希盟胜出难度很高,不可能拿下全部议席。马哈迪带着几十个议席回归国阵,此消彼长,希盟还是败选。

这个方案能成立只在于成功轮替之前,因为马哈迪不敢冒丧失选票的危险,故有所忌惮。但马哈迪执相权也是在大选之后,有异动也会在大选之后。这方案有人还敢说可行吗?

按照这样推论,希盟其实只会不断为了一个光辉伟大的目标妥协,制衡之说,可能性比较低。

需要高素质的讨论和对异议的包容

我想起了黄子华的一句经典台词:有人话死鱼都是鱼,照样食得落肚。咁第日有人畀条木鱼你食,话嚼多几下都啃得落喔,你係唔係又食啊?(跟原台词有小异)想表达的意思是:选民现在不行动(进行监督),以后就吃木鱼。

新电脑要有新软件才可以真正发挥其功能,新政治也需要新思维做倚靠。没有进步思想为根基的改革而能成功者,未之有也。没有想好后续行动和策略就急促改革者,往往带来极大的灾难。

如今的选民正是救亡压到了启蒙,甚至由始至终不觉得需要启蒙。于是,我们看见政治议题的讨论匮乏而素质低下,我们看见选民对异议的不包容,我们看见选民都在指望天降圣王拯救百姓,这些都是民主生活的大障碍。

没有高素质的讨论,大家对政客的政绩不知该如何评断,对国家和社会面对的问题不知需要什麽条件来解决,也不知道哪一位政客有此条件;没有对异议的包容,就无法形成观点的碰撞,无法发现新问题,更遑论解决问题;如果我们还在指望圣王救世,不靠自己的努力把握命运,那麽就会有更多神棍欺瞒选民,选民也将丧失为自己争取和编写理想生活的权利。

除非我们放弃民主生活,否则改革应该包涵了启蒙与救亡两个面向,两者同行并进,才是王道。王道是更困难、更缓慢、要求更高的,急躁、焦虑、愤怒是无济于事的。如果我们真的想抵达美好的未来,就要愿意忍受当下的懊恼,接受自己尚未领略民主精神的愚昧,然后努力改进,从现在开始。#

Thursday 8 February 2018

《东方网》言论版专栏作者廖明安 撰写来临大选两个焦点问题评论

《东方网》言论版专栏作者廖明安
  撰写来临大选两个焦点问题评论

作者 / 来源:廖明安 / 马来西亚《东方日报》


“马哈迪主导了希望联盟”与“人民投废票是否正当有用”已经成为即将来临的马来西亚第14届全国大选颇受国人密切关注并引起了激烈争论的两个互相关联的焦点问题。

马来西亚《东方日报》言论版专栏作者廖明安近日先后发表了两篇颇有针对性、基本上符合民意的短评,受到许多采取独立性、非党性立场的民间组织和个人的赞赏。

以上插图说明和文内小标题为《人民之友》所加。廖氏的两篇有关短评全文内容如下——


別对马哈迪有幻想

作者/来源: 廖明安/ orientaldaily.com.my/s/228327

林吉祥曾在2012年7月间发表一篇题为“我根本不恨马哈迪,但我反对马哈迪主义”的文告。文中“在敦马治理国家的时代,贪污更严重发生,不只不民主,压迫人民的举止更囂张。”字里行间尽显对马哈迪主义的抗拒。

林吉祥更强调要確保马哈迪主义不会回归我国政坛。当时鏗鏘有力的发言,而今360度回转,可以没有政治原则,可以不坚持信念,拥护马哈迪,替老马摇旗吶喊,让马哈迪主义借尸还魂,支持老马出任下一任首相,比天方夜谭还要离谱,匪夷所思。

反对党气数大不如前,却说“骑马杀鸡”

反对党从替阵,到民联乃至希盟,歷经20年,依然无法栽培年轻领袖,为国家注入新的气息,这是严重缺乏政治管理和策略所导致。这样鬆散且没有政治信念的联盟,如何作战?十年黄金期,从鼎盛走向衰弱,反对党的气数大不如前。

曾发表过“不偷不抢就不怕伊刑法”的行动党领袖陆兆福,这一次又说“不管小马老马,打到纳吉就是好马”。行动党为何如此热衷拥戴马哈迪?当火箭认同马哈迪回归政坛,在一定层度上,就是要人民“从宽”马哈迪,淡化老马种种不光彩的过去。网络枪手也尽一切力量误导网民,撰文合理化马哈迪回归的离谱现象。没有马哈迪,马来西亚就不会有新的政治局面?“骑马杀鸡”不过是投机主义的遮羞布,並非“救国”如此大义鼎然。

马哈迪主义已经开始渗透反对党机制

此外,马哈迪主义就是种族主义,威权主义及资本主义的概称。土著团结党是实实在在的种族主义政党,如果马哈迪真的是诚心要与反对党救国,他大可以选择加入任何一个反对党並肩作战,土著团结党成立至今,也有不少异议份子被剷除,再再显示老马牢牢控制该党的独裁作风。

当老马创设一个种族主义政党,主导希盟的政治斗爭,我们还可以相信马哈迪主义不会復辟?我们还相信没有长远政治策略的希盟可以驾驭马哈迪这强势的独裁领袖?加入希盟以后,种种跡象显示,马哈迪主义已经开始渗透反对党机制,最为明显就是推举马哈迪为希盟会长,以及首相人选的决策。

希盟领袖仰赖马哈迪争取“民主胜利”

倘若希盟执政,也要依照一切法律程序,逐步让安华重返政坛,其中要司法审核,元首批准,製造补选等等。安华出狱后,极大可能出现的局面就是,老马派將和安华派上演一场混战,因为老马不可能听命于安华,也不可能受控于希盟其他领袖,无论执政与否,希盟再一次分裂是可以预见的。有人说老马若不让位可以投不信任票,难道老马就不会与巫统结盟,粉碎希盟?

我们的民主曾被老马蹂躪,他的回归,我们还奢望什么“乾净民主”的国度,还奢望什么改革制度?我们寄望两线制制衡霸权,却无法走出霸权者的魔掌,甚至仰赖独裁腐败的前领袖爭取不知所谓的“民主胜利”,还阻止人民投废票的权利,这样的民主,是畸形的民主。政客都一副视民主高于一切的模样,却恰恰是这些人,玷污了民主的洁白!#


废票是一种政治表达

作者/来源: 廖明安/orientaldaily.com.my/s/230962

砂州行动党埔奕州议员陈长锋指“投废票的人民,是民主社会的败类”,当这位被指持双重国籍的州议员发表这样不民主的谈话,他本身就已经“践踏民主的真义”,甚至扼杀民主制度里人民自主的权利。

既然是民主社会,为什么人民不能有“以上皆非”的民主意识?我们看看那些满口“民主”的政客,还有政党的爪牙,是怎样对支持投废票人士进行语言暴力,及网络上的霸凌。最近,投废票运动成员兼社运分子玛丽安李的演说短片在社交媒体流传后,对她的攻击性言论杂沓而至,而这些网络霸凌者多数是反对党支持者。

反对党与人民的心声越走越远

当玛丽安李被霸凌的事件经过媒体报导后,希盟各党领袖方才“有所动作”谴责网络霸凌的行为,並呼吁支持者停止骚扰玛丽安李。火箭郭素沁更表示,“希盟领袖可能过于繁忙,而没有即时留意到网络的霸凌事件。”这样的態度令人不敢恭维,也证明反对党与人民的心声越走越远,甚至漠视了少数一群的民意。

很多论者认为之所以会引发投废票的舆论,是因为人们痛恨马哈迪,不满反对党没原则的与马哈迪合作,但这只是其一。希盟的政纲至今无法给予我们明確的方向,十年来没有敲定影子內阁,这是其二。其三,人民投废票的意愿早在民联瓦解时已经萌生,人民对反对党的结盟问题感到失望,那时候已经有民调显示不愿意出来投票的民意上升,最终在累积更多的不满与失望后,演变成投废票。

“投废票”,是人民的政治自由

投票与否,不登记做选民,投哪个政党,甚至投废票,这是人民的政治自由。投废票之所以被反对党,尤其行动党大力討伐,原因不外就是害怕废票影响了反对党的胜算。这就好像当初国阵威胁人民不要投反对党一样的道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表明投废票的人士,往往被诬蔑,冠上“国阵走狗”、不爱国、不尽公民责任等等罪名,似乎十恶不赦。

政党要人民不投废票,那就请拿出更好的政论来爭取选票,而不是妖魔化投废票的动机。“民主政治是自作自受的政治”,我们希望国家的改变,但应拒绝,政治搞不好,拚口水骗术的政党。如果我们的政党依然走不出旧格局,不在政治正確上做出重大且宏观的改变,我们的民主,就是自作自受无误,甚至是自作孽。

投废票就是“表达不满与失望”

投废票是民主机制下自由选择之一,只有威权统治及野蛮政治才不允许人们投票自主。有人说投废票不如不投票,这是不正確的。不投票,政党会以各种主观因素解读,例如无法回乡投票,天气不好,被对手恐嚇等等,但投废票则可以明確表达对竞选政党的不满与失望。倘若一个思想开明进步的政党,就会正视废票的讯息,爭取废票成为投选他们的一票。

投废票,虽然改变不了大局,但是民主国度应该接受,包容及正视的声音。少数的声音不应该被忽略,这是民主最可贵之处。#



Sunday 4 February 2018

"设计李光耀王赓武谢罪跪像"再议

"设计李光耀王赓武谢罪跪像"再议

作者 / 来源:商丘羊 / 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插图说明与小标题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


图片说明:中间为至今依然留存在南洋理工大学校园的南洋大学(1955-1980)建校纪念碑;左边照片为南大创办人陈六使,右边照片为本文所指的关闭南大的两个罪人:李光耀与王庚武。

[<人民之友>编者按语] 本文是南大站昨日(2月2日)刊出的一篇声讨李光耀、王庚武联手关闭南大罪行的贴文,作者是署名“商丘羊”的南大人。经查,南大站在2015年5月6日发表过此文,题为<设计李光耀王赓武谢罪跪像刍议>。

作者或许有感于两年8个月之后的今天,尤其是面对新加坡政府处心积虑地歪曲南大历史(也就是别有用心地把“南洋理工大学”说成是已被关闭的“南洋大学”的延续和发展)以继续蒙骗国人和世人的时刻,他的这篇“刍议”还是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的。作者在原文之后,加上了一段“将‘李光耀王赓武谢罪跪像’按真实比例布置在槟城、吉隆坡、马六甲、新山各地,供人参观”的建议,作为补充和“再议”,在<南大站>发表,期待南大人和热心者有所反应。

以下是作者的“再议”的全文内容——

悠悠世间追思英魂扬忠骨;炤炤天日再建汉阙跪罪人。

李光耀消灭南洋大学,撰写报告书的王赓武是帮凶,两人是最直接的刽子手。今李光耀已死,王赓武尚在,其罪行无论在生或死,都不能宥免,必须给予严惩。李光耀死后,南洋大学校友发表声明绝对不能原谅他关闭大学的罪行,同样的,在李光耀指示下炮制《王赓武报告书》的王赓武也绝对不能原谅。南洋大学创办于1953年,关闭于1980年,云南园就是它的陵园。如今园内只有一座牌楼,一座纪念碑,校园内景物改变,牌楼多次移位,唯有纪念碑尚存,鸠占鹊巢,面目全非。

在目前条件下,制造两人谢罪跪像纪念品

近日从杭州岳王坟得到灵感,应该将消灭南洋大学的罪人铸像跪置于纪念碑前谢罪,让后人牢记他们的罪行。可是以目前的条件,雕塑罪人塑像跪置于纪念碑前不能办到,只有退而求其次,制造罪人的跪像,称为“李光耀王赓武谢罪跪像”。

此像以南洋大学开幕纪念碑为主体,配上李光耀和王赓武两人的跪像。纪念碑原为古代阙碑样式,具有中华文化的象征意义。纪念碑连基座按原体缩小,高20公分,前面原来开幕题词不变,背后刻有“千古罪人”四字,基座前面,加上“1953-1980”字样。李光耀与王赓武跪像低头俯首,坦胸露背,双手反剪,高6公分,两人背后各有姓名。有链子拴系颈项,另一头系在纪念碑两侧,李光耀在左,王赓武在右。拴系链子,除了揭示两人之罪,又可防止跪像丢失。

跪像用硬质塑料制成,锦盒装载,盒上印有南洋大学校徽和“1953—1980”字样。盒子中间印有“李光耀王赓武谢罪跪像”,内附有中、英、法、俄、西、阿六种文字的说明书,简介南洋大学成立与被关闭经过以及设计跪像之缘起。

纪念品让消灭南大的两名罪人永受惩罚

本跪像可以定价卖给全球南大校友以及公众人士,扣除制作成本,剩余者可以捐给南大校友会或其他团体。此外,还可以赠送给全球的著名大学,图书馆,文教机构等,让更多人知道南洋大学的沧桑历史。本跪像除了可以当成纪念品,还可以当成馈赠品,馈赠给具有正义感的人士。

本刍议所涉及的一切没有专利权,希望获得商家同意制作,尤其是引起南洋大学从事商业的校友的兴趣。这是一件不难制作的工艺品,但是意义重大,它或许能让刽子手李光耀王赓武永远受到惩罚。

附言:前此有人提议在印度尼西亚民丹岛重建南洋大学,倘若成真,可否在其中另立同样纪念碑,并以铜浇铸李光耀、王赓武跪像置放于前。

再次提议在4大城市设置李王谢罪跪像

再附:南洋大学是新马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共同捐助建立的大学,被李光耀关闭至今38年,历届毕业生逐渐老去,记忆逐渐模糊,复校呼声渐稀,为了让新马人民以及后代记着它的短暂而又光辉的历史,记着它是怎样被消灭,再次提议将“李光耀王赓武谢罪跪像”按真实比例布置在槟城、吉隆坡、马六甲、新山各地,供人参观。秦桧陷害岳飞,铸像成百上千,西湖铸像,风打雨淋,棒击棍打,已经铸造十二次,犹未能消除人们之恨;汪精卫卖国,跪像处处。李光耀消灭华文教育,罪恶更深,必须让他下跪谢罪,永世不赦!



通告 Notification

安华接受CCTV独家专访 

点击下图,观赏视频




工委会议决:将徐袖珉除名

人民之友工委会2020年9月27日常月会议针对徐袖珉(英文名: See Siew Min)半年多以来胡闹的问题,议决如下:

鉴于徐袖珉长期以来顽固推行她的“颜色革命”理念和“舔美仇华”思想,蓄意扰乱人民之友一贯以来的“反对霸权主义,反对种族主义”政治立场,阴谋分化甚至瓦解人民之友推动真正民主改革的思想阵地,人民之友工委会经过长时间的考察和验证,在2020年9月27日会议议决;为了明确人民之友创立以来的政治立场以及贯彻人民之友现阶段以及今后的政治主张,必须将徐袖珉从工委会名单上除名,并在人民之友部落格发出通告,以绝后患。

2020年9月27日发布



[ 漫画新解 ]
新冠病毒疫情下的马来西亚
舔美精神患者的状态

年轻一辈人民之友有感而作


注:这“漫画新解”是反映一名自诩“智慧高人一等”而且“精于民主理论”的老姐又再突发奇想地运用她所学会的一丁点“颜色革命”理论和伎俩来征服人民之友队伍里的学弟学妹们的心理状态——她在10多年前曾在队伍里因时时表现自己是超群精英,事事都要别人服从她的意愿而人人“惊而远之”,她因此而被挤出队伍近10年之久。

她在三年前被一名年长工委推介,重新加入人民之友队伍。可是,就在今年年初她又再故态复萌,尤其是在3月以来,不断利用部落格的贴文,任意扭曲而胡说八道。起初,还以“不同意见者”的姿态出现,以博取一些不明就里的队友对她的同情和支持,后来,她发现了她的欺骗伎俩无法得逞之后,索性撤下了假面具,对人民之友一贯的“反对霸权主义、反对种族主义”的政治立场,发出歇斯底里的叫嚣,而暴露她设想人民之友“改旗易帜”的真面目!

尤其是在新冠病毒疫情(COVID-19)课题上,她公然猖狂跟人民之友的政治立场对着干,指责人民之友服务于中国文宣或大中华,是 “中国海外统治部”、“中华小红卫兵”等等等等。她甚至通过强硬粗暴手段擅自把我们的WhatsApp群组名称“Sahabat Rakyat Malaysia”改为“吐槽美国样衰俱乐部”这样的无耻行动也做得出来。她的这种种露骨的表现足以说明了她是一名赤裸裸的“反中仇华”份子。

其实,在我们年轻队友看来,这名嘲讽我们“浪费了20年青春”[人民之友成立至今近20年(2001-9-9迄今)]并想要“拯救我们年轻工委”的这位“徐大姐”,她的思想依然停留在20年前的上个世纪。她初始或许是不自觉接受了“西方民主”和“颜色革命”思想的培养,而如今却是自觉地为维护美国的全球霸权统治而与反对美国霸权支配全球的中国人民和全世界各国(包括马来西亚)人民为敌。她是那么狂妄自大,却是多么幼稚可笑啊!

她所说的“你们浪费了20年青春”正好送回给她和她的跟班,让他们把她的这句话吞到自己的肚子里去!


[ 漫画新解 ]
新冠病毒疫情下的马来西亚
"公知"及其跟班的精神面貌

注:这“漫画新解”是与<人民之友>4月24日转贴的美国政客叫嚣“围剿中国”煽动颠覆各国民间和组织 >(原标题为<当心!爱国队伍里混进了这些奸细……>)这篇文章有关联的。这篇文章作者沈逸所说的“已被欧美政治认同洗脑的‘精神欧美人’”正是马来西亚“公知”及其跟班的精神面貌的另一种写照!




[ 漫画新解 ]
新冠病毒疫情下的马来西亚
"舔美"狗狗的角色

编辑 / 来源:人民之友 / 网络图库

注:这“漫画新解”是与《察网》4月22日刊林爱玥专栏文章<公知与鲁迅之间 隔着整整一个中国 >这篇文章有关联的,这是由于这篇文章所述说的中国公知,很明显是跟这组漫画所描绘的马来西亚的“舔美”狗狗,有着孪生兄弟姐妹的亲密关系。

欲知其中详情,敬请点击、阅读上述文章内容,再理解、品味以下漫画的含义。这篇文章和漫画贴出后,引起激烈反响,有人竟然对号入座,暴跳如雷且发出恐吓,众多读者纷纷叫好且鼓励加油。编辑部特此接受一名网友建议:在显著的布告栏内贴出,方便网友搜索、浏览,以扩大宣传教育效果。谢谢关注!谢谢鼓励!












Malaysia Time (GMT+8)

面书分享 FB SHARE